家庭消杀规范
家庭消杀
目前,新冠肺炎是需要所有人注意的流行性传染疾病。由于新冠病毒比较“狡猾”,存在空气传播、气溶胶传播、接触传播、粪口传播等可能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提升消杀意识、积极防疫。尤其是需进行居家隔离的人员,在实施前需进行全面彻底家庭消杀。
一、用品及用具
日常超市可以购买到的消杀试剂主要有消毒液(氯消毒液)、酒精等;防护用品主要有口罩、手套;商品化的日常用品主要有抑菌洗手液/凝胶、抑菌洗衣液、抑菌湿巾等;杀菌设备主要有空气净化器、新风系统、紫外线杀菌设备等。
商品化用品的使用可以按照使用说明进行。
84消毒液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一是需要稀释后使用,依照产品说明使用;二是针对不同的使用目,其使用浓度不同;三是不要和洗衣液或含酸性成分的试剂混合使用;四是不要直接接触皮肤,建议佩戴手套及口罩;五是消毒液应作用一定时间(比如10-30分钟);六是不要用未经合理稀释的84消毒液直接作用擦拭金属表面,会对其造成一定腐蚀;七是不要加热使用。
酒精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一是75%酒精可以进行不错的表面消毒,要比纯酒精好;二是食用酒类不适宜用于消毒,其中除了含有酒精成分外,还含有其他成分,这些残留成分很难说是不是构建了新细菌微生物生长的沃土;三是以做小范围的表面消毒,不能大面积使用;四是避免明火。
需要特别注意避免暴露在紫外线杀下,因为紫外线会对粘膜造成伤害,损害眼睛皮肤等。
二、空气消杀
首选物理方法,比如合适时间下,适当开窗通风。每天2-3次,每次10-30分钟。不适合全天候都开窗通风。或者使用电风扇促进空气流通。也可以使用空气新风系统。疫情下应先清洗空调再使用;且最好不使用中央空调系统。紫外线消杀时期照射量和照射时间需要按照说明书上指定的技术参数进行。
在必要情形下可以采用化学试剂消毒,采用常规消毒方法即可。切不可过度。
三、厨具食具消杀
可以使用具有消毒的洗碗机或餐厨柜来清洗存放厨具食具。可以选择抑菌的餐具洗涤试剂。厨具食具也可以进行煮沸或用蒸汽消毒30分钟。器具要保持干燥,使用前可以做再次清洗。
四、表面消杀
把手、桌面、地面、墙面、扶手、水龙头、手机、玩具等物品的表面应做消杀。接触高频的表面也要相应增加消杀频率。可以使用适宜浓度的84消毒液或酒精,对表面进行擦拭。作用一定时间(10-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除试剂残留。其中,石灰石膏类墙面可以用84消毒液清洗过的湿抹布擦拭。
五、衣物寝具消毒
衣物做到勤换洗、勤晾晒。有条件时,衣物寝具可以进行日光暴晒,也可烘干。但是要注意有的着色会因日晒和温度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清洗时也可以使用市面上的杀菌洗衣液。尤其避免衣物潮湿时就收纳或穿着。
六、宠物消毒
目前尚没有研究结果表明常规家养宠物是病毒的中间宿主或对病毒易感,但也不能放松对宠物的消杀。适当对宠物做正确清洗,尤其外出后格外注意清洁。对宠物用品做消杀。适时服用杀虫药或打防疫针。
七、杀灭家中害虫
避免家中出现苍蝇、蚊子、蟑螂、老鼠等各种害虫。它们会直接或间接传播很多疾病。除了使用正确的杀虫药及时杀灭外,特别要除掉蚊虫滋生的环境。比如,减少室内有积水的角落,减少室内湿度,收纳好食物,垃圾污染物桶要有盖子并及时扔掉,修补各种缝隙管道。
八、一些消杀误区
1.避免过度消杀。过度消杀并没有额外的益处。比如,全天候开窗通风。加大消毒试剂使用浓度。对空旷场所消杀。消杀频率过高。
2.避免重复使用口罩,或延长口罩使用时间,日常防护的一次性医用口罩使用时间不要超过4小时。阳光暴晒、蒸煮、加热、紫外线照射等方法都不能让一次性医用口罩回复原有功效。
3.不要忽视对一些高频接触表面的消杀。手机、笔、水杯、牙刷、把手、毛巾、各种开关等,这些地方是高频接触的地方,不是说病毒存在上面时间比较长,而是你也碰、我也碰,交叉接触频率较高,风险就大了。
4.除了使用消毒试剂进行消杀外,不要忽略大自然的作用。有条件的时候,进行日光暴晒。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避免过于潮湿。常常在洗漱间、卫生间、或者南方多日阴雨的情形下都会造成环境湿度过高。从中医角度上讲,高湿度对身体不宜,从西医角度讲,高湿度可能促进微生物的滋生,所以要通过适宜方式
避免高湿度(比如,开窗通风、或关窗、除湿、烘烤等)。
九、其他(手卫生、咳嗽礼仪、戴口罩、饮食起居)
了解学习手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勤洗手,正确洗手。保护皮肤健康,避免皮肤伤口。饭前便后洗手,外出回家后洗手,接触过污染物要洗手,接触过可能的污染源要洗手。必要情形下,可以使用75%酒精、碘酒做手皮肤消毒。手巾也要勤换洗、晾晒,保持干燥。洗手后可以使用适量护手霜。
咳嗽时应使用纸巾或者肘部掩住口鼻。不要使用手掩住口鼻,或者毫无遮挡。因为这会让手沾染上病菌,或将病菌传染给别人。“咳嗽礼仪”是降低感染和传播冠状病毒风险的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
到人员密集的地方或污染区域应该佩戴口罩,并适时更换。独处或在人烟稀少的洁净环境下,可以不带口罩。口罩脱下来的时候不要接触鼻面部,而是从耳挂绳处解下口罩。
注意起居有律。饮食合理营养,不吃生食,不吃野生动物。注意饮食卫生。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清河网”看到的,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