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北宋大学士丁度[含1张图片]

那些值得的记忆 发表于 2020-6-17 16:53:08|来自:中国河北邢台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丁度,字公雅,北宋贝州(今河北清河县)人。
丁度性情淳朴,聪明好学,爱读《尚书》,曾写《书命》十余篇。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通过词学考试被录用而步入仕途。先到大理寺任评事,后任太子中允,教太子礼仪,代起奏章。不久,主持太常礼院,判吏部南曹。丁度根据当时国情,上书朝廷,提出六条建议:一、增加讲读官;二、扩大谏院编制;三、补授有大功的亲属;四、选河北、河东役兵补充禁军保卫汴京;五、考核州、县官员垦荒政绩,分上下两等;六、凡因公坐罪和罪杖者,听保迁官。建议多被章献太后采纳。
丁度又献《王凤论》于章献太后,用以告诫外戚。再迁三司磨勘司、京西转运使。司天监说永昌陵有白气,请增筑陵墓以镇邪。丁度奏曰:“神道崇尚安静,不可轻易修缮。”于是予以停止。丁度入为知制诰,迁翰林学士,纠察在京刑狱,判太常礼院兼群牧使。

8.jpg

北宋康定元年(1040年),北宋与西夏之间的延州之战,宋军惨败。皇帝广询御边之策。丁度奏说:“今军旅士气沮丧,若再追杀到敌人的腹地,还要运送粮草到千里之外,用士兵的生命去追求一时的痛快,并非什么良策。天宝年间唐朝都城长安距边境不到五百里,由于采取了驻扎重兵,严管烽火台的方法。虽时有敌军入侵发生,但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宋高祖时,不用节度使而选用良将,赏赐丰厚,放权让他们赏罚下属,边境也安静了近二十年。如今的良策,不如加强边境一线堡垒的驻防,让侦察兵到远的地方侦查,控制住边境要害,这才是御敌的良策。”接着呈上十条策略,名曰《备边要览》。
当时西面边疆不太平,二府三司等职能机构,到了该休息的时候也不休息。丁度说:“苻坚以百万雄师进犯晋国,谢安请求皇帝出游以安人心,让二府三司像往常那样放假,不要使敌人窥探到朝廷的虚实。”皇帝采纳了建议,迁他为中书舍人。
盐铁判官叶清臣提议铸大钱,以一当十。丁度很是反对,向皇帝奏曰:“汉代的五铢钱、唐代的开元通宝及国朝铸钱法,轻重大小已经很合适了。历代都有过更改铸钱的法律。法律虽然精密,但坚持不了一年,就又改回原铸,同时盗铸风行。我曾经在湖州为官,民间就有抵抗查禁的人,只要给他一千钱,就可以代人受鞭刑。在京西强盗杀人,只为谋取破旧的衣衫,价值不过数百钱。而盗铸钱币之利要超过数倍。何况还有荒僻之地,土匪造炉冶炼日甚一日。无人打扰时则铸钱,围剿逼急时则为强盗,民间铜铅甚多,都能铸成大钱,怎么能够禁止呢?”庆历年间,丁度迁端明殿大学士,主持审查刑院。
皇帝曾经设问,用人是凭资历还是凭才能?丁度回答说:“天下太平时用人凭资历,战争未了时要用有才之人。”此时丁度在翰林学士院已经七年,而朝廷刚刚用兵,丁度这么回答。谏官孙甫说:丁度这样说是为了让皇上重用自己。仁宗便对大臣们说:“丁度在我周围十五年,多次评论天下大事,从来没有顾及到自己,怎么能得出那样的结论呢?”
不久,丁度又任工部侍郎、枢密副使。他说:“周世宗招募善于骑马之人组建宿卫军,以防群盗;宋太祖选择河北、河东、陕西粮马军,以补禁旅之缺。契丹曾不遵守盟约,要有准备不可忽视。”因此上《庆历兵录》五卷、《瞻边录》一卷。后迁参政知事。
丁度一生建树颇多,深受宋仁宗器重,都是用“学士”二字来称呼他,从来不直呼其名。死后赠礼部尚书,谥“文简”。

来源:方志清河

欢迎访问清河网(www.qinghe.cn),点击个人资料,可以修改自己的个性签名。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