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河民间舞蹈:高跷、竹马[含1P]

那些值得的记忆 发表于 2020-6-17 16:41:06|来自:中国河北邢台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高跷表演可分为戏曲表演、舞蹈表演、杂技表演3种形式。表演者脚踩特制的木质“拐子”,化妆成古戏剧人物,在打谷场或街道演出。舞蹈类演出中,表演者随锣鼓点的节奏起舞,其中难度较大的舞蹈动作有“背腿单行”“高空单、双杠”“半蹲低行鸭子舞”“拿蝴蝶”等,间有一些滑稽动作或戏谑性语言,使观众捧腹大笑。戏曲类表演可演唱戏曲故事,演技包括唱、打、翻滚转动等。演高跷戏不搭台,一般在平地演出,伴奏乐队同戏曲乐队一样。高跷杂技又名节节高。是由3人或2人叠立化妆表演的一种杂技形式。1949年前后,韦王仙庄曾在节节高表演中去掉木拐,改为“地秧歌”,也深受欢迎。21世纪后,高跷在县内文艺演出中已极少出现。
竹马表演也与花船形式相近。表演者须将扎糊好的纸马作为道具悬系在人的腰部,使人虽立于地,却似骑在马上。可单人表演,也可多人表演。表演内容有成队竹马跑穿花,有丈夫牵马送媳妇,也可化妆成古装剧中的人物,如徐庶走马荐诸葛。竹马表演动作有上坡、下坡、过沟、淌水、摔倒、牵拉、蹦跳等,表演中一般有伴奏乐队。尹豆坞村一带流行该舞。1978年,谢炉村将竹马改为跑驴,表演形式与此大体相同。21世纪后,该艺术形式在县内已极少出现。


来源:方志清河


欢迎访问清河网(www.qinghe.cn),点击个人资料,可以修改自己的个性签名。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