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官方微信 清河网APP

[人物] 【人物春秋】唐朝巾帼学士宋若莘[含1张图片]

[复制链接]
清河百晓生 发表于 2020-5-25 09:49:46|来自:中国河北邢台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清河百晓生 于 2020-5-25 09:51 编辑

《论语》的作者是孔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要问《女论语》是何人所作,只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其实《女论语》的作者就是宋若莘,唐德宗时期一位著名才女。
宋若莘出生于唐朝贝州清阳县(今清河县)的在一个书香家庭,父亲宋廷芳,擅长诗词歌赋,以文学著名。宋若莘兄妹六人,男愚钝,目不识丁,不可教训,为民以终,五女均以文才出名。若莘是长女,次女依次是若昭、若伦、若宪、若荀。五女皆聪明好学,因若莘年长,博学多识,才华出众,文学造诣深,后常代替父亲教诲妹妹。五女皆以学问为事,以名节自励,且洁身自爱,举止大方,以治容艳装为耻,愿以文学艺术扬名显亲,不愿嫁人,被乡里传为佳话。
唐德宗贞元四年(公元788年),昭义节度使李抱贞得知这一传闻后,向皇帝上表赞扬五女才能,德宗皇帝就把宋氏五姐妹立即召见入宫,面试文章,皆下笔成章,并问经史大义,五姐妹从容镇定皆对答如流,德宗对此大为赞赏,遂将宋氏五姐妹全部留在宫中,授若莘尚宫之职,做皇后顾问,并参掌机密,著述文章。贞元七年(公元791年),宋若莘总领秘阁图籍,主管收藏图书典籍,被尊称为“学士”。宪宗时宠遇如故。元和十五年(820年)病逝,赠封为河内郡君。

3.jpg

宋若莘著有《女论语》十篇传世,以宣文君(即:太常韦逞之母宋氏。她是前秦女经学家。因受符坚之命,讲授周官,被时人称之为“宣文君”。)代孔子,曹大家(即:东汉女史学家班昭。曾继其兄班固续撰《汉书》。并著有《东征赋》、《女诫》七篇等。其《女诫》亦被列入《女四书》。因其夫家姓曹,故被称作曹大家。)等代颜冉,推明妇道壶教。若昭又为《女论语》作了注释,并且加以引申,阐发其余义。该书被封建社会列为女子必读《女四书》之一。诗文多散失,今天仅见《嘲陆畅》诗一首。
十二层楼倚翠空,凤鸾相对立梧桐。
双成走报监门卫,莫使吴鄃入汉宫。
唐朝诗人王建有称赞宋若莘姐妹出众的才华,撰写诗一首

《宋氏五女》

五女誓终养,贞孝内自持。
菟丝处荣纡,不上青松枝。
晨昏在亲傍,闲则读书诗。
自得圣人心,不因儒者知。
少年绝音华,贵绝父母词。
素钗垂两髦,短窄古时衣。
行成闻四方,征诏环佩随。
同时入皇宫,联影步玉墀。
乡中尚其风,重为修茅茨。
圣朝有良史,将此为女师。

《女论语》也是对“三从四德”的注释,但在行为规则上,比班昭《女诫》更加细化。语言通、押韵,适合为数众多的底层女士阅读、理解。有些规则如:“立身章第一,行莫回头,语莫掀唇,坐莫动膝,立莫摇裙,喜莫大笑,怒莫高声。”成为以后千年,闺秀淑女的必修课程。事舅姑章第六,事舅姑的意思就是怎样对待公婆。“莫学他人,跳梁可恶,咆哮尊长,说辛道苦,呼唤不来,饥寒不顾。如此之人,号为恶妇。”。第七章“事夫”:“同甘共苦,同富同贫,死同棺椁,生共衣衾。”夫妻二人同甘共苦,说起来容易,实际上中途见异思迁的不在少数。“管家章第九”中说:“一生之计,惟在于勤,一年之计,惟在于春,一日之计,惟在于晨。”嗯呢,挺有道理啊!总之,《女论语》对后世的影响是比较大,其中的有些句子,“笑不露齿”“一年之计在于春”等等,今天仍用。


来源:方志清河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清河网”看到的,谢谢!
欢迎访问清河网(www.qinghe.cn),点击个人资料,可以修改自己的个性签名。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