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阳掌太平拳(又称掌拳)是县内流行的传统武术套路,属稀有拳种。曦阳掌太平拳功法独特,注重实战,兼顾健身,讲究蹦拨转换、沾缠粘连、以静制动、四两拨千斤。传统套路包括徒手套路和器械套路。徒手套路有四五架、丁拳、大架、小架、白话锤、八方锤;器械有刀、枪、剑、鞭、棍、绳镖、钩,套路包括雪花刀、断门刀、拦路刀、双刀、春秋大刀、白手夺刀、单枪、六合枪、大枪、单刀擒枪、双刀擒枪、拐子擒枪、梢子擒枪、白手夺枪、缠脖枪、单剑、双剑、单鞭、双鞭、刀里加鞭、齐眉棍、大棍、对棍、三节棍、刀里加拐、绳镖、双钩、大梢子、小梢子等。
该拳种流传区域很小,仅在清河县及毗邻的山东省夏津县邢庄等地传播。该拳创始人原是清末太平天国起义军的一个军官,在太平军失败后,该武官流落到清河、南宫一带隐姓埋名以教拳为生。在教拳过程中,他把传统太平拳的精华结合到少林四大硬掌功夫之中,融内外家功法为一体,创出了自成一派的掌拳。因教徒授艺都在晚上进行,而且此功法内外兼修,隐有阴阳之意,所以称为曦阳掌太平拳。经过100多年的传播发展,曦阳掌太平拳在清河县东部已经深深扎下了根,几乎村村都有练习者,曦阳掌太平拳成了这方百姓劳动之余强身健体的主要项目。 1963年,清河县曦阳掌太平拳第五代传人郭殿甲在中国人民解放军2203部队任特务连武术教官,为部队培养了一大批能打敢拼、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1991年,第七代传人牛海岭创办清河武松文武学校,至今已教授学员近1000人,为全国各地公安机关、解放军部队、体育院校、影视机构以及各级武术队、体功大队,培养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2007年,曦阳掌太平拳被列为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该拳种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方志清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