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官方微信 清河网APP

[历史] 抗战初期清河县的党政建设[含1张图片]

[复制链接]
清河百晓生 发表于 2020-4-24 12:08:38|来自:中国河北邢台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清河百晓生 于 2020-4-24 12:09 编辑

关于清河党抗战以前的具体情况我不太清楚,只能谈一些我入党参加工作后所了解的一些情况。1938年我入党参加工作后,在县委任过一段秘书,这时接触清河党的建设情况、接触县委领导同志的机会就多了,像王发武同志、刘铁之同志、杨青同志都是经常见面的。那时县委机构很简单,因为是秘密机关,平时机关里没几个人,领导同志开会,都是临时通知,会后就分散去活动。当时有这么一个情况,就是冀南区党委,地委经常逐级要一些数字,比如:抗战前县里有多少支部,多少党员,现在的发展情况怎样,又建立了多少新支部,发展了多少新党员等等,不断要这些情况的统计。因此,我就去找发武同志和杨青同志问这些情况,接触这些领导同志和这方面的情况多了,了解的情况也就较多了。从那时了解的情况讲,我记得东野庄党支部是清河县抗日战争以前最早的一个党支部,这个支部是从南宫县和生店村发展过来的,发展的党员比较多,郭春鹤同志就是这个支部的老党员之一。第二个党支部大概就是冯双庙支部,老党员除杨青同志(那时叫申逢荣,杨青这个名字是到广宗县工作后才改的)、申逢桐同志、冯三江同志外,还有个成林同志也是抗战以前入党的。那时我们到冯双庙后,就住到成林同志家里,有时也住在杨青同志家里,成林同志家里很穷,常吃红高梁,有时甚至连红高梁也吃不上,那时的情况真是困难极了。冯双庙党支部在抗战前发展的党员也是比较多的,另外因党员数少没有形成支部的村也不少,未成立支部的叫个别关系,那都是单线联系的。

1.jpg

在我们县四区领导党的发展工作的主要是宋玉琢同志,他是抗战以前在北平读书时入党的,回清河后在四区一带作党的地下工作,石之乾同志就是四区纪家洼村当时的党员,他就是在宋玉琢同志领导下进行工作的。还有王官庄、苗庄等一些地方的党员都是宋玉琢同志领导的,后来这个区的党员在抗日战争时期,在与敌人的斗争中,牺牲了几个,还叛变了几个。以后清河西部的王官庄到老城里一带的村庄就划归了清江县,宋玉琢同志也随之调到清江县工作去了,宋玉琢同志调清江县后不久,就牺牲在于庄,一同牺牲的共四个同志。
朱家阁的任灿章同志,也是入党较早的,许二庄的顾风武同志也是较早的党员,他是从南宫县和生店村发展过来的,许二庄他是第一个党员,宁心力同志是在冀县六师求学时入党的,回清河后做党的发展工作,这是我所了解的清河党在抗战前的发展情况。
中共清河县委成立后的组织概况
中共清河县委是在1938年八路军东进纵队到达南宫以后成立的,第一任县委书记是王发武同志,当时县委主要领导同志有:组织部长申逢荣(杨青)、宣传部长宁心力。王发武同志调离清河后,由申逢荣(杨青)同志接任县委书记,组织部长是闫翠祥同志、民运部长是王英(苑金良)同志,宁心力同志任抗日县长以后,王英同志任宣传部长,郭松鹤同志从延安学习回来后任县委组织部长,许金柱同志当时也是县委成员,分管县大队的军事工作,翠祥同志后得了肺结核,在赵庄住院治疗未愈,1940年不幸病故。
当时,县农会是我党领导的公开的群众组织,县抗日政府成立以后农会就住到谢炉盐店里,因县委机关是不公开的秘密机关,所以就隐蔽在县农会里秘密工作。
县战委会是1938年二、三月间成立的,它的主要任务是做抗日的动员和组织工作,在武装方面来说,就是把国民党遗留下来的一些地方武装改编成为县大队,由县长宁心力同志兼任县大队长,许金柱同志任教导员。
(赵立春,清河黄金庄村人,1938年入党,抗战期间曾任县委秘书、区委书记、宏毅县组织部长、宏毅县委书记,1946年会清河任县委副书记、书记,1949年南下)


来源:方志清河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清河网”看到的,谢谢!
欢迎访问清河网(www.qinghe.cn),点击个人资料,可以修改自己的个性签名。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