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陋习、树新风、惠民生|清河县推进殡葬改革动员大会成功召开[含9张图片]

[复制链接]
清河百晓生 发表于 2020-4-9 09:49:26|来自:中国河北邢台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清河百晓生 于 2020-4-9 09:51 编辑

4月7日,清河县推进殡葬改革动员大会召开,会议动员全县上下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全力打赢这场殡葬改革攻坚战。王俊红、邱海飚、解恭朝、董德双、田立宪、栾保磊等县领导出席会议。

清河县殡葬改革大会

清河县殡葬改革大会

清河县殡葬改革大会

清河县殡葬改革大会

会上,县委副书记邱海飚传达《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的实施方案》;方案指出,为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推动我县殡葬事业绿色发展、科学发展、健康发展,确保实现火化率达100%目标,要站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殡葬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责任和工作措施,通过严格管理、标本兼治、疏堵结合、综合治理,补齐短板,迎头赶上,全面提升火化率,同时系统解决我县殡葬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进殡葬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清河县殡葬改革大会

清河县殡葬改革大会

县领导田立宪对我县殡葬改革工作做工作部署时强调,要切实把殡葬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确保全面完成殡葬改革的各项工作任务,助力“三创四建”活动深入开展。

清河县殡葬改革大会

清河县殡葬改革大会

县委书记王俊红就推进殡葬改革讲话。
王俊红指出,大力推行殡葬改革是一场革除传统陋习、树立新时代文明新风的思想革命,更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
王俊红指出,各级各部门要提高三个认识。即:推行殡葬改革是大势所趋,要提高站位、顺应大势,全力以赴把这项工作抓好。推行殡葬改革是发展所需,要算好资源账、发展账,彻底改革土葬陋习,为推动高质量赶超发展创造条件。推行殡葬改革是文明所向,实施殡葬改革,倡导“厚养薄葬”新风,既有利于我们加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造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更有利于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清河县殡葬改革大会

清河县殡葬改革大会

王俊红强调,要聚焦三个重点。即:要聚焦重点人群。广大党员干部既是殡葬改革推动者,更是示范者、践行者。推行殡葬改革,党员干部要走在前,作表率。要把贯彻执行殡葬改革的各项要求作为铁规铁纪。要聚焦重点区域。重点是农村、难点也是农村。各镇要把这项工作当成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强力推进。要把形势和要求及时向村民传达到位、宣传到位,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要聚焦重点节点。各级各部门要增强紧迫感,按照分工,对照时间节点压茬推进、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要强化三个措施。即:要抓宣传。坚持宣传先行,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内容、拓宽宣传渠道,全方位、高密度、不间断地进行宣传,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破除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坚冰,让广大干部群众思想上认同、心理上接受、行动上支持。要抓配套。要加快升级改造县殡仪馆、骨灰堂,确保尽快投入运营;加快建设县级公墓和乡村公墓,年底前至少要完成一所镇级骨灰堂和公益性公墓。同时要按照有关规定,配齐工作人员,提高服务水平。要抓联动。各镇、各部门都要动起来,唱好“大合唱”。要对殡葬改革各项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做到任务细、责任明、节点清。各责任部门要各尽其职、各负其责,相互补台、相互配合,形成殡葬改革的强大合力。
要健全三个机制。即:要健全督导通报机制,确保全县殡葬改革工作顺利推进。要健全网格管理机制,探索实行网格化管理机制,做到服务、监管两手抓、两手硬。要健全举报曝光机制,健全畅通举报渠道,营造全民监督的浓厚氛围。同时,发挥好媒体的引导与监督作用,及时曝光不文明行为,树立鲜明舆论导向。
王俊红强调,推动殡葬改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全县各级各部门务必要坚定信心、果敢作为,迎难而上、合力攻坚,全面打赢这场殡葬改革攻坚战,为树立新时代文明新风、加快清河高质量赶超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清河县殡葬改革大会

清河县殡葬改革大会

清河县殡葬改革大会

清河县殡葬改革大会

清河县殡葬改革大会

清河县殡葬改革大会

清河县殡葬改革大会

清河县殡葬改革大会

县民政局、市场监管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葛仙庄镇负责同志作表态发言。
会议以广播电视形式召开。各镇、各单位、各村分别设分会场,全体工作人员,各村两委干部、全体党员参加会议。

4月15日起,全县所有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及其直系亲属,农村(社区)党员干部及其直系亲属一旦去世,必须无条件实行火化。10月1日起,全县所有城乡居民都必须实行火葬,不得火化后再装棺土葬。




来源;清河融媒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清河网”看到的,谢谢!
欢迎访问清河网(www.qinghe.cn),点击个人资料,可以修改自己的个性签名。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