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1995年的清河县经济发展概况

不得不说 发表于 2019-9-4 22:35:39|来自:中国河北邢台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济发展概况】
1990~1995年,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羊绒及制品、汽车配件、摩托车配件、合金刀具、耐火材料等五大行业称雄全国。1995年,五大行业有固定资产5.95亿元,完成总产值39.3亿元,占全县的84.6%;实现利润1.99亿元;上缴税金6610万元,占全县的86.4%。


全县共有各类企业1.6万余家,其中城区工业企业4000家,从业职工6万人,199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6.45亿元。

乡镇企业成为清河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精梳羊绒及制品行业拥有梳绒机8000余台,年产精梳山羊绒4000余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60%多。羊绒深加工龙头企业10余家,小型羊绒深加工企业100余个。新上横机2000台,达到纺纱500吨,织衫300万件,织布40万米的生产能力。产品远销日本、美国、西欧、东南亚、港澳台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耐火材料有6种产品替代进口,与首钢、武钢等全国40余个大型企业有常年供货业务,产品还远销美、欧、亚、澳4大洲的20余个国家和地区,为国家创外汇800余万美元。汽车配件,已发展到120余个品种,1100余个规格型号,成为全国著名的生产汽车零部件之乡。摩托车配件,年产量达800万套,占全国总销量的60%以上。合金刀具,规格型号600余种,年产销量1000余吨,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生产集散地。年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55.9亿元,实现利润5.3亿元。

粮食生产稳定提高,农林牧业全面发展

清河县是小麦、棉花、苹果“两白一红”之乡,是全省粮食生产基地县和棉花生产重点县。6年来,清河坚持注重农业基础,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农业生产连年丰收,1995年粮食总产量保持在1.3亿公斤,播种亩产231公斤,其中小麦总产在78213万公斤,亩产279公斤,1990年被评为全国夏粮生产先进县。果品生产以苹果为主,兼有梨、枣、杏、桃、山楂等,年产量达4796吨。林业生产经省验收为部颁绿化达标县、畜牧业总饲养量为9.72万头(只),年产肉类总产量为6050吨,1995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2.65亿元。

城乡市场繁荣,内贸外贸兴旺

1995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44221万元。全县建有大型综合性集贸市场20个,专业市场8个,城区内集贸市场6个,专业市场5个,各类商业网点发展到3600个,日客流量达6万余人,日成交额达2000余万元,外贸出口大幅度增长,1995年外贸出口额已达7亿余元,出口产品主要有精梳羊绒及其它绒毛制品、毛纺织品、乌枣、大蒜、耐火材料等。

基础设施齐全,公益事业日臻配套

穿越清河境内的主要国家级公路干线有青(青岛)石(石家庄)线,省级干线有邢(邢台)德(德州)线,清(清河)临(临清)线。每天由清河到北京、天津、济南、郑洲、南宫、石家庄、保定、邯郸、邢台等对开的长途客车有16路70余个班次。“京九”铁路纵贯全境穿越县城,并设有建筑宏伟的二级客货车站。县内修建数十条乡级公路、20个乡镇实现乡乡通柏油路。邮电、通讯事业发展较快,新建高标准邮电大楼,万门程控电话与国际国内连接,电报也进入全园自动发报网。电力供应比较充足,全县有1座110千伏和5座35千伏的变电站,年供电量突破1.25亿千瓦时,基本满足全县工业、农业和生活用电。金融机构一应俱全、人行、工行、农行、建行、中行、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储蓄所共59个。科教文化等项事业蓬勃发展,特别是城区,现有各类科技人员4310人。科技工作被省评为“科技兴县”示范县。城区有中等专业学校3所,中小学18所,幼儿园8所。新建改建的影剧院、舞厅、文化馆、图书馆和体育馆、老干部活动中心等文化娱乐场所14处,并有广播电台、电视台。城区设有医院8所,防疫站和妇幼保健站、各类专业性卫生所75个。城区建设初具规模,经济发展前景广阔。近几年,清河以建市为目标,对县城进行总体规划,致力于改造旧区开发新区,形成功能齐全的工业区,商贸区、行政区、生活区和文化娱乐区,使建成区域面积达到8平方公里,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控制面积为40平方公里。城区内现有“3桥(铁路立交桥)21路14街”街道骨干架14纵、10横、1环,呈方格网形放射状格局,45条(段)主干支街道全部铺设柏油路面,总长达44.49公里。县城有自来水厂两座,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县城办公大楼、商业大楼鳞次栉比,仅新建商业大楼120余栋,建筑面积8万余平方米。投资5000万元,占地2335亩,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的综合贸易城已于1994年投入使用。占地1500亩以高新技术和三资企业为主的工业小区形成规模。同时,县城建有宾馆、招待所、旅馆、饭店50余处。投资2100万元建成三星级清河宾馆。城区各主要交叉路口设有治安岗亭。县城各街道基本实现绿化、硬化、净化和美化,连年被评为卫生县城,并通过省级“卫生城”达标验收,呈现出一派崭新的城市风貌。


清河正向着更高更大的目标进击。1995年全县完成国民生产总值20.1亿元,财政收入7532万元,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9.1亿元。清河已初步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县委、县政府顺势推进及时提出发展经济的“二次飞跃”工程,大力实施“3455”发展战略;即奋战二三年,实现三大目标:①经济高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实现人均一万元,财政收入超亿元;②全县提前一年即到1996年实现小康;③加快经济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围绕三大目标,牢牢把握质量名牌战略、龙型经济战略、规模拓展战略、再造优势战略等四大战略指导方针,全力组织实施以培育龙型企业为突破的工业规模工程、以调整为突破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工程、以招商为突破的市场繁荣工程、以充实城镇内涵为突破的城市发育工程、以小康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事业等五大工程。并以前所未有的气魄,非同凡响的战略举措,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环境治理、重奖激励、目标监控、工作领导五个方面的工作力度,确保“二次飞跃”目标的实现。
欢迎访问清河网(www.qinghe.cn),点击个人资料,可以修改自己的个性签名。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